价格战打不赢?试试“独家特色品”突围路径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0:14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在当下的社区零售环境中,“价格战”几乎成了生鲜门店的常态。左边邻居的番茄卖1.98元/斤,右边小区团购的土豆只要9毛9,你若硬刚价格,很容易陷入**“越卖越亏、越忙越穷”**的恶性循环。

但问题来了——价格战打不过,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?

答案是:当然有!

越来越多聪明的门店老板,开始通过打造“独家特色品”,跳出价格战泥潭,在卷到极致的市场中,走出一条有利润、有复购的可持续突围路径。

DC严选批发将从选品策略、供应链协同、门店呈现和营销打法四个方面,手把手教你如何通过“独家特色品”实现差异化破局。

一、什么是“独家特色品”?

“独家”并不意味着全球独一份,而是指在你门店周边1公里内,只有你有、别人没有的产品。

“特色”则强调产品本身具备记忆点、价值感或故事性,能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。

比如:

某生鲜店主引入广西百香果合作农户的**“鸡蛋果”**,外观普通却甜度爆表,三天售空;

广东一社区门店售卖“自家腌制酸豇豆”,每日限量30袋,成为门口阿姨口耳相传的“秘制美味”;

这些商品有个共同点:独特、稀缺、难复制、易传播。

二、如何打造“独家特色品”?三步选品公式

1. 找“别人没有”的

优先寻找“产地型”“手工型”或“季节限定型”商品,供给受限、信息不对称,最适合门店“差异化起飞”。

例如:

贵州小农户自产紫苏辣椒酱

云南松茸干片(季节限量)

安徽土种绿豆,颗粒小但香气足

2. 找“消费者记得住”的

特色品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,而是击中目标客群的“小众偏好”。

你可以参考:

周边社区常住居民的地域口味(如湖南人爱剁椒、东北人爱酱香)

年轻家庭偏好的“儿童零添加”“轻食沙拉配菜”

老年人喜爱的“低糖水果”“炖汤食材”

3. 找“可以反复购买”的

特色不是一次性尝鲜,而是可以复购+传播的潜力股。

比如:

某店推出“限定腌笃鲜汤包”,每周五上线,复购率达70%+

“玫瑰香葡萄”主打限时供应+可提前预订,吸引家庭团购

三、别让好商品“埋没在货架上”:打造特色品的门店呈现策略

特色品的关键在于“让顾客看见+记住+愿意试”。

你可以这样做:

独立陈列:“特色专柜”、“本周主打”区打造聚光灯效应

搭配试吃:开放试吃,让顾客在门店完成“第一次体验”

讲故事标签:附上手写标签如“来自桂林阿鹏家的桑葚,每天限量30斤”,增强信任感

别低估一张标签、一段产地故事的力量。情感认同 + 稀缺认知 = 顾客买单理由。

四、如何用“社群+私域”撬动口碑裂变?

一旦特色品在门店初步站稳脚跟,接下来的重点是——让老顾客“说出去”。

推荐几种方法:

社群预告+限量抢 购:比如“今晚8点群内开放购买30袋手工酸菜,先到先得”,营造参与感

晒 单奖励+朋友圈转 发:顾客购买并晒图,赠送小菜或折扣券,带动熟人传播

门店故事分享会:邀请顾客了解“特色品背后的故事”,拉近关系,建立忠诚度

有了口碑,特色品就从“商品”变成了“品牌记忆”。

五、特色品还能做成“爆品”吗?当然可以!

许多社区生鲜店主的特色品,起初只是用来“稳定老客户”,但逐渐也成为门店吸客利器:

在小红书/抖音记录“我们店的独家南汇水蜜桃到啦!”收获本地精准流量;

结合节日推出“限定组合装”+“团购拼单”,带动社群转化;

与本地KOL/社区团长联合推广,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爆量。

写在最后

在价格战无处不在的生鲜市场,真正能赢下来的,不是“谁便宜”,而是“谁独特”。

独家特色品,不仅是门店突围的利器,更是构建顾客信任与复购的桥梁。

与其在价格上卷来卷去,不如找准自己的“产品锚点”,用别人没有的、顾客记得住的、你能持续供的,走出一条自己的生鲜之路。



热点资讯

投顾观市:券商爆发,加速上攻要来了?

8月15日,和讯投顾高璐明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,周四A股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冲高回落,然而它并不代表调整已经开始,只要今天市场不跌破5日均线,并且券商板块发力,市场依然有上涨的可能。最终结果也确实如此,今天上证指数涨幅接近1%,深成指超过1.6%,创业板指超过2.6%。三大指数全线大涨,超过4600只个股上攻。 高璐明强调,今天市场再次给出了加速上攻的动作,早盘虽然指数一度跌破5日均线,但随后快速展开上攻,并最终收在5日均线之上。这表明5日均线的支撑力度较强,有助于推动指数继续上攻。其次,今天市场...

相关资讯